top of page
  • Facebook
  • donation_iistone
  • Instagram_iistone
  • threads_iistone
  • vocus_iistone
  • 7-11_iOpen

找到對的人,透過核心要素建構你的專業優勢

ree

找到對的人,透過核心要素建構你的專業優勢


每週五分鐘,掌握實務技巧,讓你從容應對職場事務!

《前言》

日安,我的朋友,我是石頭哥—你的職涯導師。最近滑開 Threads,看到許多同學也陸續搬進宿舍成為大一新鮮人,準備迎接嶄新的學術旅程。首先,先為你鼓掌👏,因為「踏入大學」意味著為自己職涯準備的新篇章即將開啟。


在過去兩個月裡,我陪伴了 37 位同學做落點分析與書審,3 位同學討論口試,還有 5 位同學因為轉系或選擇困難來跟我請益。很開心,今年的同學比往年更勇敢,碰到疑難雜症敢敲敲專業職涯老師的大門,光是這一點就為你感到驕傲。


你知道嗎?避免非對稱風險,不要讓自己跌跌撞撞走錯冤枉路,最直接的方式就像是這群高中職的同學一樣是跟專家請益。因此,今天就讓我來和你聊聊:專業優勢如何累積?為何找對的人這麼重要。

♟️模組類別:職場案例學第二講—求職請益

♟️適合對象:正在求學或職場中,容易在方向上感到迷惘的人

ree

《從生活案例,帶你思考自己要如何面對職涯》

我拿這群同學來敲門請益當破題,就是為了告訴大家:你要達成一個期望的目標,就是要「找對人」。在這個嚴重「資訊不對稱」的年代,多的是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人,更多的是悶著頭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埋頭苦幹的朋友。如果我把職涯生命當X軸,職場價值當Y軸,請問你要如何在35歲甚至更早之前,快速疊代,建構出屬於自己的專業技能呢?


讓我換一個角度提問:你會拿感冒藥去治骨折嗎?當然不會。同樣的道理,你去誠品書店門市找書,最快速的方式當然是詢問服務人員囉。半導體產業一樣也是講求專業分工,從IC設計晶圓代工、封裝測試、零組件廠;企業內部也是一樣,從業務、生管、採購、物管、製造、製程、品管...等等。


職涯規劃、學涯選擇,沒有「標準答案」,但一定會有「幫你找到目標(答案)的對象」。因此,快速進步除了了解自己之外,更重要的是找到該領域有經驗、有專業的人,可以陪你一起梳理出職涯路上應具備的專業能力。

《從優勢的核心要素,建構你的專業優勢》

為何Threads上看到我回答的這些同學們,會來IG敲門詢問?我想最大的原因是:他們看到我對他人的留言,回答對方事情的口吻夠專業、充滿正能量。也因此吸引一群在困惑中想理解的同學,所以互動頻率就持續維持高檔。當學生們從徬徨中找到答案,甚至入學、轉系成功,對我而言,就是職涯導師的最佳肯定。


同樣的,我在閱讀《職涯重塑》的書籍,作者也明確提出這三個核心要素:能量、頻率、績效。所石頭哥才會對你說,這三個元素其實不只適用於我,也適用在你正在摸索的職涯選擇,甚至要如何深耕建構專業護城河也一樣好用。

ree

一、能量 Energy:熱愛做這件事

能量不是體力,而是內心的燃料。當你做某件事會進入心流、越做越有精神,那就是你的職涯能量。對我來說,最大的熱情是陪你思考,因為我喜歡幫助你把未來拆解清楚,這讓我愈討論愈振奮。能量是專業的引擎,沒有熱情就很難走得長遠。

那麼「能量」有沒有可能是你「最痛苦的點」?每天看到它沒有進步、沒有改變,都會讓你「痛苦的點」,就是你的「支點」!找到它,然後去詢問這領域最牛的人,透過請益和持續性的學習,讓這個起心動念發揮槓桿效應,迫使你的能量更爲強大吧!


二、頻率 Frequency:持續不斷實踐

有熱情是一回事,但如果零星為之,一切只會停留在「興趣」。真正能夠累積專業的,是長期規律的頻率。以我自己來說,每一次幫學生討論書審如何修改或模擬口試,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實戰練習,這些持續的高頻率互動,才讓我的經驗不斷疊加。頻率是專業的基礎工,就像健身,靠的是日復一日的練習打底。


以石頭哥 我的路跑來說:我第一次參加路跑是前年,獻給《鬼滅之刃》的3.5公里,以慘敗收場。看著身旁小二三的孩童一個一個超越,那種羞恥的感覺迫使我展開每週晨跑至少3天,每天半小時,外加週日收心操10公里快走。所以去年、今年都能維持每年參加兩次10公里路跑,避免自己怠惰掉。

ree

三、績效 Performance:獲得逐步肯定

努力過後,還需要成果的驗證。績效不是苛求完美,而是你做的事情能實際幫助到他人、幫助到自己或是組織。當學生因為諮詢而找到方向、順利入學或成功轉系,這就是最好的績效指標。對你來說,績效則是外部對你的信任與認同,久而久之會累積成你的專業護城河。

👉 總結一下,這三個元素就是:

  • 能量:找到熱情所在。

  • 頻率:養成持續行動。

  • 績效:累積成果價值。

這是每個人都能用的職涯優勢框架。


《結論》

你,就是自己職涯的CEO。我的朋友,記住一件事:👉 千萬別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悶頭苦幹。大學四年,甚至進入職場後,你一定會遇到很多「卡關時刻」。勇敢走出去,想想看誰是這個專業領域最牛的人?找對的人討論,不只是能把你的疑惑化解掉,還能帶你拉高一層級的思考,這才是最快速成長進步的捷徑。


好吧,這回就聊到這邊,別忘了每次遇到迷惘,別害怕問問題,但更要學會「找對的人」,就可以讓你的路走得更輕鬆、更踏實。祝福你,我的朋友。願我們能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一起發掘出屬於你獨一無二的專業優勢吧!




留言


h2
h3
h4

化讚賞為偏鄉弱勢孩童的光

訴訟擔當 :兒子 聲昀律師、筑庭律師

  • Facebook
  • Instagram_iiStone
  • 0D898315-3B9E-4995-A823-BBBC778206A9
  • 線程
  • vocus_iiStone
  • 7-11_iOpen

願景:元石聯合志工協會

共同發起:核果資訊學苑 (共同創辦人)、元智大學校友總會(前會長)、有巢氏房屋 楊梅萬大店(李店長)、極上教育諮詢(股)公司 (執行董事)

©2021 by 石頭哥的志工平台. Created with wixexpert.hk - Rolan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