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Facebook
  • donation_iistone
  • Instagram_iistone
  • threads_iistone
  • vocus_iistone
  • 7-11_iOpen

專業與生存的囚徒困境:論資深經理在心理契約崩潰下的抉擇

個案研究:登場人物介紹

專業與生存的囚徒困境:論資深經理在心理契約崩潰下的抉擇

附註說明:這是我的博士班的「個案研究」練習,未來會持續嘗試職場個案,找出適合呈現給讀者閱讀的角度與內容。本文採取對話式短個案呈現,未來整篇個案研究、短個案完整定稿後,會選擇讀者閱讀量最熱門的投稿國際期刊嘗試!

囚徒困境與心理契約的崩潰


黃國斌,46 歲,是潭子工業區中樹林子零組件公司的資深經理,見證了公司在核心電腦運算零組件供應市場中攻佔近四成市佔率的榮景。他在工程部門深耕近十五年,是公司「狼性文化」下的中堅份子。


然而,一場良性腦瘤手術與三個月定期回診的需求,成了他職涯崩塌的起點。儘管黃國斌手術成功,能參加十公里路跑並展開博士班課業,廠長余寶聲仍要求他簽署切結書,聲明因健康因素「無法勝任」,將其降調為不熟悉的製造部門專案經理。


隨後,公司因中美貿易戰訂單暴增 36%。總經理顏明輝召集了各高層主管會議,共同決議以「不增加人力」為前提,要求各部門以 20% 加班為底線衝刺產能。黃國斌因此面臨排程達成率大幅下降和跨部門郵件追殺的困境,申請三名管理師被拒。更甚者,廠長余寶聲空降黃國斌的前部屬陳明杉來指揮他,並將所有績效惡化歸咎於他「個人能力不行」。黃國斌現在面臨的,不僅是心理契約的崩潰,更是一場專業、學術與生存的囚徒困境。


場景一:辦公室的壓力點—博士課業與資源的終極對立


地點:樹林子零組件公司。午後的陽光被百葉窗切成銳利的線條,卻無法穿透辦公室內凝重的氣氛。黃國斌手中緊握著一份已遭駁回的職缺申請報告,疲憊的眼角佈滿紅血絲。


人物: 黃國斌 (H)、余寶聲 (Y)。


黃國斌踏入廠長辦公室,腳步有些沉重。他知道這場對話不會輕鬆,因為昨夜他已因生產線的緊急狀況被 email訊息轟炸到凌晨三點。他深吸一口氣,試圖穩定情緒,但腦後一陣隱隱的抽痛讓他想起三個月後即將到來的複診。


Y: 國斌,你有看到上週的產能報告嗎?我們的投入延遲(Input Delay)郵件又爆量了。陳明杉已經來找我兩次了,說你負責的排程專案沒有把材料跟催好。


H: 廠長,我當然看到了。訂單增長了超過 36% ,製造部門現在是拿著「20%加班」當底線在硬拼。問題是,我的職責是排程專案,但實際上卻是兼任三個管理師的工作,從工程跳到這裡,我需要時間和人力。


ree


Y: 你需要什麼?我不是說了嗎,現在公司政策是不增加人力。總經理(顏明輝)要的是結果,誰加班配合度突破20%就能拿到獎勵金,誰就是配合度極佳的員工,而你擔任主管職當責就是責任制把事情做好!


H: 責任制是建立在合理資源上!我已經申請了三名管理師,您全部駁回了。您認為這是我個人跨部門溝通協調失職,但事實是我只有一個人,無法在夜間和假日應付生產線所有物料追蹤的郵件戰。


余寶聲終於放下手中的文件,戴上眼鏡,眼神銳利地審視黃國斌。黃國斌感到那目光充滿了評判與不信任。


Y: 國斌,你過去在工程部門近十五年的表現,我非常清楚。但你也知道,你身體經歷了什麼。那份切結書是你自己簽的,我可沒有逼迫你哦。(余寶聲斬釘截鐵的說)


Y:聲明你因腦部開刀無法勝任工程部部級主管。我把你調到專案經理,已經是為公司營運持續考量,給你一個較輕的職務了。現在你不能勝任新工作,難道要怪公司嗎?


H: (試圖克制憤怒)廠長,我手術已經成功了,而且我現在已經能參加十公里路跑,博士班的課業也同步展開。我的健康已經不是問題,你也沒讓我調回原單位恢復原職務。現在排程專案的問題,是資源,而不是我的能力問題。


Y: (打斷)別再談資源了。公司整個團隊都在拼產能,你竟然還有時間去讀你的博士班!這會不會太扯了...還跟我談人力不足。(鼻息間的氣息顯示多麼憤怒與不諒解)


Y: 如果你不能解決,我會讓明杉(陳明杉,黃國斌的前部屬)去處理你無法協調的部分。你明白嗎?


黃國斌深吸一口氣,壓下想反駁的憤怒。他知道再爭辯下去只會讓情況更糟。廠長已經將他進修學術視為對團隊組織的背叛,以及貼上怠忽職責能力不足的標籤,並徹底關閉了所有內部求助的通道。他轉身離開,辦公室外的走廊燈光在他看來,模糊而遙遠。


職涯的「春水堂」抉擇

就在黃國斌身陷職場煎熬之際,一個潛在的轉機出現了。最近在春水堂用餐時,他偶遇了前同事吳佳蓁。吳佳蓁曾與黃國斌共事五年多,非常了解他的工作能力與專業水平。她目前任職於一家快速崛起的「崇義自動化公司」,這家正逢 AI 世代的崛起,讓它們聚焦在微創整型的某項自動控制設備,更能展現超高的精準和高效的達成任務。

場景二:春水堂的橄欖枝


地點:春水堂。一盞溫暖的燈光灑在角落的木桌上,與黃國斌內心的陰霾形成對比。他與前同事吳佳蓁面對面而坐,珍珠奶茶的熱氣緩緩上升,卻無法溫暖他冰冷的決心。


人物: 黃國斌 (H)、吳佳蓁 (W)。

 

W: (看著黃國斌疲憊的神情)你真的該離開了,國斌。我剛才聽你說的,那不是主管該有的待遇,那是羞辱。一個在公司待了快十五年的資深工程部經理,現在被自己的前部屬指揮,還被指責連物料跟催都做不好?這完全不是你的能力問題。

 

H: 佳蓁,我需要穩定。我有房貸,有孩子要顧。而且我才剛錄取博班一年級,雖然只需要四年就畢業,但我需要收入來支撐這高額的學費。

 

W: 我知道,所以你更不該把時間耗在那種消耗你的地方。他們用一個不存在的健康問題來否定你十五年的工程專業!你那十五年的電子科系與工程背景,在我們崇義自動化公司是寶貴的資產。你是一個出色的主管,你應該把精力放在能讓你成長的地方。

 

吳佳蓁身體微微前傾,語氣變得更具說服力。她知道,黃國斌的專業能力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樹林子零組件的文化與領導層。

 

W: 我坦白說,你在那裡長期的發展空間已經被余寶聲鎖死了。你不可能再回到工程部,你不可能再往上爬。最重要的是,你離開後,可以自主安排時間,專心調養身體和完成你的博士學業。這是多麼難得的機會!

 

H: 但我如果現在辭職,沒了這十餘天的特休時間我的博班問題...,但長期這樣請假去上課... 新公司會接受嗎?

 

W: 國斌,我們公司看重的是人才,更何況博士進修也是為企業加分,我們不是那些傳統製造業的陳舊顧慮。機會不是常常有的,國斌。我老闆非常看好你,你現在就來,可以拿到更好的職位和資源,甚至我也會為你爭取到工程部門最高的處長職務,你必須在這兩週給我一個回覆,因為我們正在積極招募其他你這樣的優秀人才。

 

黃國斌握著吳佳蓁遞來的名片,名片冰冷的觸感與吳佳蓁話語中的溫暖形成鮮明對比。他看了一眼窗外,夜幕已降臨,城市的霓虹燈閃爍不定,正如他心中閃爍不定希望。他知道,一個決定,將影響的不只是他的職涯、學業,更是他一家的未來。


場景三:雨夜的掙扎—天平的兩端


地點:黃國斌的家。夜晚,大雨滂沱。


黃國斌走出春水堂,望著崇德路上的車水馬龍的喧囂和滂沱大雨,心情更加沉重。他開車回家,雨刷徒勞地來回刮著,卻只能勉強刷開一片模糊的視線。這景象好比他此刻模糊的職涯視野,一切充滿了不確定性。他疲憊地推開家門,屋內一片寂靜。

 

他走到餐桌旁,桌面上擺著水電瓦斯費與孩子的補習班收費單。沉甸甸的帳單提醒著他,他不僅僅是一個被組織背棄的經理,更是一家之主。他深知,他不能讓家庭因為他的健康問題或職涯挫折而受到影響。

 

他輕輕推開兒子的房門。讀國中的大兒子正趴在桌上,為著隔天的考試奮鬥著。黃國斌靜靜地看著孩子努力的身影,心頭一陣酸楚。他想到自己也才正邁入博班想做孩子表率的人,怎麼會變成必須在工作與學業之間掙扎呢?自己對兒子的要求,是否也相對己過於嚴苛了呢?

 

此刻,身為丈夫、父親與資深經理的糾結心情無以言表。腦海中迴盪著廠長余寶聲冷漠的指責:「你不能勝任新工作,難道要怪公司嗎?」,以及吳佳蓁熱情的邀約:「你應該把精力放在能讓你成長的地方。」


黃國斌知道自己不能再拖了。

選項 A(留任)的誘惑與代價: 

留在樹林子,至少能確保穩定的高薪收入,這背後還有每年至少十六天的特休假,以及每年近百萬的分紅制度。這些福利能實質保障他的房貸、孩子補習費與完成博士班的願望更關鍵的是,這份法定特休是他完成學業最確定的時間資源。然而,代價是必須執行「黑軍策略」才行。策略性配合新任主管,將功勞讓渡以換取資源,並在組織的持續否定中,承受巨大的心理消耗。


但是,這穩定的代價是什麼?是即使沒有撥補人力,卻得面對跨部門滿天飛的email追殺。他深知材料延誤有時並非他專案經理的過錯,但生產線上充斥著太多諉過、推卸責任的人,最終矛頭總是指向他這個「被降調」的專案經理。這讓主管(余寶聲)更加認定他個人能力不行,缺乏跨部門溝通協調的職責。面對前部屬(陳明杉)成為上司,他可以不介意職位高低,但他無法忍受這種專業能力和努力不斷被組織否定與質疑的消耗戰。


選項 B(跳槽)的希望與風險:

選擇崇義自動化,他可以立即重拾專業尊嚴,搭上 AI 時代的列車,並獲得時間自主權確實是一個好機會。只是…博班請假真的這麼的人性化嗎?儘管薪資說能更高,還能確保是工程部們的最高階職務,但是少了紅利獎金以及新創企業組織沒這麼完善,可能會更忙碌吧?


再加上新創公司的穩定性都是未知數新創公司急速擴展市場和切入新環境的學習成本極高,很可能導致他根本沒有時間專注於博士學業。他必須以家庭的短期穩定為代價,去賭一場高風險、高回報的職涯未來。


(博士班的掙扎呈現) 黃國斌心裡清楚,他是否應該放棄這個已經投入大量金錢和時間的博士班學位? 如果留在樹林子,他必須面對廠長對他進修的不滿;但如果跳槽,新公司是否真能兌現承諾嗎?他深知,一旦放棄,他不僅失去了對孩子的表率,更失去了後半生專業升級的機會。

最終決策點 (Decision Point)

在面臨健康警訊、心理契約崩潰與潛在新機的十字路口,黃國斌,該如何為自己的後半段職涯做出抉擇?


如果您是黃國斌,在兩週的期限內,您會如何選擇?


A. 堅守樹林子零組件,執行「黑軍策略」策略性配合新任主管陳明杉,將功勞讓渡以換取人力資源,並利用高額福利保障家庭與博士班學業。 


B. 接受崇義自動化邀約,開闢新職涯舞台: 獲得重拾專業尊嚴的機會,但須承擔新創公司的高淘汰風險,並在資訊極度模糊的情況下,真的有辦法讓他的房貸與學業兼顧,在新的舞台展現更創新的魅力嗎?


留言


h2
h3
h4

化讚賞為偏鄉弱勢孩童的光

訴訟擔當 :兒子 聲昀律師、筑庭律師

  • Facebook
  • Instagram_iiStone
  • 0D898315-3B9E-4995-A823-BBBC778206A9
  • 線程
  • vocus_iiStone
  • 7-11_iOpen

願景:元石聯合志工協會

共同發起:核果資訊學苑 (共同創辦人)、元智大學校友總會(前會長)、有巢氏房屋 楊梅萬大店(李店長)、極上教育諮詢(股)公司 (執行董事)

©2021 by 石頭哥的志工平台. Created with wixexpert.hk - Rolan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