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Facebook
  • donation_iistone
  • Instagram_iistone
  • threads_iistone
  • vocus_iistone
  • 7-11_iOpen

走訪百年水源地——屏東淨水場,原屏東水道水源地

有沒有一處地標,是你既熟悉、又陌生的呢?


從小在屏東市長大,每當經過屏東大學林森校區旁那座高高的藍色水塔,爸爸就會告訴我,那是屏東市歷史悠久的「水源地」。小時候其實不太懂那是什麼意思,因為那裡總是大門深鎖,只有工作人員得以進入,一般民眾只能遠眺那座藍色大水塔,想像著裡頭有著什麼樣的神秘景色。


這次有幸參加屏東青年志工中心舉辦的「開箱百年水場活動」(活動是 4/26 辦理的,我拖延症到現在才寫分享文......),得以參訪這座日治時期建造的歷史場域,超級令人振奮,說什麼也要好好地把裡頭的景象全部拍照記錄下來!


如果你也對「水源地」感到有興趣,不妨跟著我一起來了解它吧!



屏東淨水場的大門
屏東淨水場的大門



「原屏東水道水源地」是什麼?


臺灣自來水公司屏東淨水場,前身為「屏東水道水源地」,於 1937 年(昭和 13 年)興建完成,設備包含鑿井、集水井、唧筒井、唧筒室、淨水池、氣曝池、濾過池、配水塔等,是屏東市重要的上水道設施,至今已有 88 年歷史。


在「現代大禹」丁澈士教授的積極推動之下,總算於 2023 年 9 月 18 日登錄為屏東縣文化景觀,正式受到文化資產保護。


至於為什麼會建造這座屏東水道水源地呢?起因於日治初期,下淡水溪地區因為水質不佳及衛生條件惡劣,經常爆發瘧疾等傳染病,當時從打狗水道引水供阿緱市街使用,一直到1933年(昭和8年)屏東街升格為屏東市,接連設立阿緱製糖工場、進駐日本陸軍飛行聯隊、以及阿緱街市區改正計畫等因素,致用水量大增,才開始規劃設置屏東水道水源地。



兒時記憶中高高的藍色水塔——配水塔
兒時記憶中高高的藍色水塔——配水塔



屏東淨水場裡有什麼設施?


走進屏東淨水場,就能看見隱身在樹林之中的藍色水塔——配水塔,除此之外,目前現存的水利設施包含鑿井 2 口、集水井 3 口、唧筒井 1 口、氣曝池 2 口、濾過池 2 座(包含 4 棟濾過調整室)、淨水池 1 座、唧筒室 1 座等。



屏東淨水場地圖
屏東淨水場地圖


光是遠眺配水塔,就已經十足令人嚮往,沒想到這次竟能親身走到配水塔下方,見證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物。聽屏東淨水場邱坤基技士介紹,這座配水塔至今仍有在運作!只是因為配水量較小,目前只有供應場內用水,不再像過去那樣供應整個市區民生用水。據說配水塔過去原本是其他顏色,是因為臺灣自來水公司的接管而將外觀漆成藍色。


想要抵達水塔的最頂端,外圈階梯是到不了的,邱技士表示,要從塔中央的垂直爬梯攀爬上去才到得了,哇,沒有電梯只能雙手雙腳爬這麼高,真是令人難以想像!



配水塔美麗的螺旋階梯
配水塔美麗的螺旋階梯


至於日治時期的屏東水道是如何運作的呢?跟著邱技士的腳步,我們來到古老的水井,原來日治時期的水井長這樣!從鑿井與集水井中,將水匯集至較大型的唧筒井,再將水送至氣曝池,讓水中的鐵離子、鎂離子等接觸空氣,形成分子團,再送到慢濾池中進行過濾。


從鑿井與集水井中,將水匯集至唧筒井



有如蛋糕一般的氣曝池,讓水接觸空氣,金屬離子氧化形成分子團




慢濾池的池底鋪了一層石英砂,當氣曝池的水送來慢濾池時,水會透過砂子往下流,而水中的分子團則會留在砂子表面。慢濾池的池邊噴灑著小小水柱,邱技士說,靜止不動的水會產生很臭的咖啡色藻類,透過這樣噴水製造波動,就能抑制藻類生長。


日治時期的慢濾池,使用石英砂進行過濾




這樣的過濾法效果很好,只是過濾速度需要較長的時間,因此現今仍保存慢濾池的地方所剩不多,為了能夠供應屏東市區民生用水,場內也興建了快濾池,快濾池與慢濾池同步使用,提升過濾效率。


邱技士笑說,快濾池是「直男風格」,一點美感也沒有,從後期新建的快濾池,也能對比出日本人當時在建築水利設施時,同時兼顧的美學觀念。


後期增建的快濾池,以較粗顆粒的砂子進行過濾




經過過濾的水,接下來就會送進清水池,進行最後的沉澱。這座日治時期的清水池已經沒有在使用了,然而仍然相當值得一看!清水池隱藏在地面之下,直徑為 12 公尺,宛如一座地下皇宮,事實上,清水池內部共設了 3 道導流壁,水在裡頭形成迴流狀態。


現已無使用的清水池,過去用來沉澱水




水在淨水場的旅程此刻進入尾聲,日治時期從清水池出來的水,會抽取至配水塔,再將水配送到各戶人家。即使到了現代,屏東淨水場也只比以前多了消毒流程,大多仍然採用日治時代留下來的天然過濾方式。


透過重力送水的配水塔
透過重力送水的配水塔



屏東淨水場帶給我的啟發


若不是親身走過一次屏東淨水場,我也不會知道,原來自來水的水源還分成「地面水」跟「地下水」,「地面水」為河流、湖泊等水源,因為可能受到地表汙染,在淨水過程需要更加嚴謹,可能會需要使用較多化學藥物;而「地下水」因為來自地底,才能以較簡單的淨水流程處理。


從日治時期開始便挖取地下水作為用水來源,近百年來也未曾聽聞屏東市區有地層下陷的情形,可見屏東的地下水資源有多麼豐沛。回顧來義二峰圳的建設以及後來效仿其伏流水概念而建置的大潮州人工湖,日治時代日本人在屏東水利建設的貢獻實是有目共睹。



原為事務所的建築來不及保存已傾倒,正等待評估是否重建
原為事務所的建築來不及保存已傾倒,正等待評估是否重建



在確保水利建設的用途之下,結合日式美學,創造出具有觀賞性、美感的淨水設施,採取的淨水措施更是選擇對環境衝擊較低的手法,即使已經運作長達 88 年,仍然老當益壯的持續運轉,真的非常令人驚奇。


除了歷史悠遠的淨水設施,還保存了多樣化老樹
除了歷史悠遠的淨水設施,還保存了多樣化老樹


在地方文史人員的推動之下,屏東淨水場從「水源重地,禁止進入」,到現在願意開放申請參訪,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屏東淨水場將有機會成為一座「活的博物館」,透過有組織性、有條理的設計,化作一處水資源教育的學習場域,讓更多人有機會認識這座兼具歷史文化與科學價值的「原屏東水道水源地」。



【臺灣自來水公司屏東淨水場(原屏東水道水源地)】

✦ 地址:900屏東縣屏東市林森路6號

✦ 如欲申請參訪,可上「臺灣自來水公司」網站查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你可以:


✅ 為文章按下愛心

訂閱茶水間,獲取最新文章通知

請邊境牧羊犬喝飲料,支持我持續創作好文章!

✅ 追蹤邊境牧羊犬 粉絲專頁 / Instagram / Threads,看更多生活小心思


延伸閱讀:

Comments


h2
h3
h4

化讚賞為偏鄉弱勢孩童的光

訴訟擔當 :兒子 聲昀律師、筑庭律師

  • Facebook
  • Instagram_iiStone
  • 0D898315-3B9E-4995-A823-BBBC778206A9
  • 線程
  • vocus_iiStone
  • 7-11_iOpen

願景:元石聯合志工協會

共同發起:核果資訊學苑 (共同創辦人)、元智大學校友總會(前會長)、有巢氏房屋 楊梅萬大店(李店長)、極上教育諮詢(股)公司 (執行董事)

©2021 by 石頭哥的志工平台. Created with wixexpert.hk - Rolan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