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壞話筆記的魔法|宣洩負能量,讓你好事發生
前言:一本負能量整理指南
前陣子剛閱讀完《天下創新學院》的職場情商管理術課程,提到的5個靜心呼吸練習、情緒減壓小練習。這回看到這本由一位育有 3個女孩的單親媽媽寫的《壞話筆記的魔法》,看來這個亂世之中天天都充滿著烏煙瘴氣,更何況從出門上班就是面對情緒勞務了,我想能心平氣和還真的可以當聖人了。
今天就來分享這本『壞話筆記的魔法』到底在教導我們什麼?『壞話筆記的魔法』與撒提爾模式有何不同?難道它是那一本高中生 🔗夜神月發現的《死亡筆記本》🔗的外傳...哈哈哈,石頭哥想太多了。以「惡意」為鏡,照見自我療癒之路。
➡️延伸閱讀:
以「負能量」為鏡,照見自我療癒之路
作者提出「將抱怨化為文字」的極簡方法,表面看似縱容人性陰暗面,實則透過「儀式化書寫」將情緒轉化為行動力。以下從三個角度解析書中精髓,並探討其背後的實用邏輯。
一、核心方法:四步驟釋放「可控的負能量」
「壓抑抱怨不如有效管理」,並歸納出四大實踐技巧:
1. 定時定量的負能量宣洩儀式
每天設定10分鐘為「惡意時間」,將對他人、環境甚至自身的不滿全數寫下,且禁止自我審查。此舉符合心理學的「情緒標籤化」(Affect Labeling)理論 — 將模糊的負面感受轉為具體文字,能降低杏仁核的焦慮反應。
2. 負能量分類學:區分可變與不可變
寫完後以「紅筆圈選」可改變的事項(如同事拖延交報告)、「藍筆框起」無法控制的情境(如雨天取消行程)。這種分類呼應石頭哥之前寫過的「斯多葛學派」的二分法:專注於影響圈內的行動,而非糾結不可控因素。
➡️延伸閱讀:
1111人力銀行、🔗職涯勝出|輕鬆適應職場,做好每一件事情的方法🔗
Matters(馬特市)、🔗與成功有約|花7天練習,至少讓『平庸』與你間隔一步!🔗
3. 負能量儀式性結界:點燃線香撕碎紙頁
以冥想、撕毀筆記等動作象徵「結束抱怨模式」,幫忙紓解情緒勒索。此設計感覺類似「行為啟動」(Behavioral Activation)理論:透過儀式建立心理錨點,避免沉溺負面循環。
4.定期檢視:從負能量中提煉行動指南
每月或是每週回顧筆記,統計重複抱怨的主題,將其轉化為具體改善計畫(如「上司溝通問題」可對應「學習非暴力溝通技巧」)。此步驟將情緒問題「專案化管理」,符合NLP的「問題框架重構」邏輯。
二、推理分析:為何「寫負能量」比「正能量喊話」更有效?
傳統心靈成長書常要求「壓制負面情緒」,但本書反其道而行。從認知科學角度,這種方法有效的關鍵在於:
繞過心理防衛機制
當人被告知「不該抱怨」時,反而會因認知失調加劇焦慮(心理學中的「白熊效應」)。本書允許「有限度的惡意」,如同為情緒開闢專屬排污管,避免毒素累積。
具象化情緒以奪回主控權
腦科學研究指出,書寫能活化前額葉皮質,讓情緒從「感受」轉為「可分析的對象」。例如將「我恨同事」寫成「他每次會議遲到讓我覺得不被尊重」,便創造了理性介入的空間。
從「受害者敘事」到「作者視角」
當抱怨被客觀記錄後,人會不自覺切換成「觀察者模式」。正如敘事治療(Narrative Therapy)強調:改寫生命故事的主導權,正始於「承認當下劇本」的勇氣。
三、《壞話筆記》與《薩提爾模式》的差別在哪裡
就最近這個流感併發肺炎,造成大量施打疫苗的話題上,我猜想「薩提爾模式」可能像是「心靈疫苗」,需長期接種以強化內在免疫力。對於《壞話筆記》,可能就好像上班常碰到一堆鳥事、烏煙瘴氣,這時候需要「心理口罩」戴起來,能即時過濾情緒污染。
因此《壞話筆記》,算是在即時情緒爆發上,算是情緒處理上的自我急救包,先接納陰暗面,透過書寫再理性拆解;《薩提爾模式》則可能是聚焦在深度關係修復、長期自我成長,透過「一致性表達」連結感受與需求。對於想深入了解《薩提爾模式》的朋友,則可以諮詢薩提爾的講師 Queenie's - 淬煉生命的旅程 ,她相當的專業值得我信賴的 - 「人生教練」喔!

四、上班面對情緒勞務,除了角色扮演,你的負能量還能這樣做:
對上班族天天面對情緒勞務,想不要崩潰也很難,那麼要怎麼做呢?
情境A:晨會被主管當眾羞辱
《壞話筆記》: (快速降壓防崩潰)
午休時快速寫下「死老頭根本不懂行銷!憑什麼罵我廢物?」(釋放)→ 紅筆圈選「提升數據呈現說服力」(可變行動)→ 撕碎紙張後查詢線上課程。
情境B:同事長期推卸工作
《壞話筆記》:(先筆記梳理情緒,再以薩提爾理性溝通)
寫下「憑什麼我要幫他擦屁股?」→ 分類為「可改變:設定工作邊界」→ 擬定下次協作時具體聲明:「我會完成A部分,B部分需由你負責」。
這樣做的好處有點類似《天下創新學院》的職場情商管理術課程一樣的概念。將《壞話筆記》作為「情緒勞務的止痛藥」,每日一錠、定時清理負能量,避免累積成憂鬱症。
藥效💊
即時性高:5-10分鐘的書寫即可完成一輪情緒排毒,符合碎片化時間管理需求。
低心理門檻:無需剖析童年創傷或價值觀,只需「寫下抱怨 → 分類 → 行動」,適合心力耗竭者。
避免職場風險:將對同事、主管的怨氣,鎖定在私人筆記,降低衝動性人際衝突(如LINE誤傳、會議失言)。
數據化自我覺察:透過每月抱怨主題統計,客觀找出壓力源(例如「80%負能量來自A專案」),有利職涯決策。
結語:擁抱陰影,寫下惡語轉化負能量
《壞話筆記的魔法》的智慧在於:不否認人性的黑暗面,該罵髒話就罵,只是輸出方式改為書寫的方式,透過這種系統化將其轉為成長契機。不過坦白說我覺得它不保證「寫完就變幸福」,天底下沒這麼好的事情。
但是確實是提供一套具心理學實證的「情緒減壓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按書中方法堅持三週,或許會發現 — 滿滿的負能量逐步消失,逐漸轉為真正的正能量哦。但是你的這本《壞話筆記》,可千萬千萬千萬別遺失讓主管撿到啊!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