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職涯加速器: 為什麼你應該和履歷顧問通電話?

職涯加速器: 為什麼你應該和履歷顧問通電話?


最近在做履歷的顧問服務時, 有一位個案問了非常有趣的問題。


“履歷顧問修改履歷,為什麼還需要對談呢?”

我:因為不對談的話,我會把你的履歷餵給ChatGPT幫我改(X)


上面當然是玩笑話, 不過我認為履歷顧問和個案對談,

與其說是為了釐清需求, 有時候更重要的是收集個案的能力。


因為許多個案在撰寫履歷時, 會下意識覺得:

"噢,這跟我專業背景無關,寫進履歷應該沒用吧。"

"我是要轉換領域欸,原本的專業技能不用寫吧。"

這些通常都是很大的盲區和誤解


所以履歷顧問和個案聊聊,

主要就是抓這些個案可能忽略的優勢和特質

將他們寫進履歷中,

或是協助調整這些特質在履歷中所佔的比重。


讓核心技能、多個支援技能、個人特質能符合職缺需要,

才能改出一份最適合個案和目標職缺的履歷。


這邊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除了我先前的文章之外,

你還可以怎麼去撰寫履歷呢? 我提到一份好的履歷,

應該包含核心技能、多個支援技能和個人特質

目的都是為了輔助核心技能的展現和強化。


而要如何呈現這些技能與特質呢?

我會建議大家要針對每一個技能和特質,

回想一個最具代表性的經驗或是執行過程來寫。

例如你的核心技能是晶片電路設計,

那就要想一個你設計過最大架構的晶片專案。


在這之外,你還要考量的是,

每個專業領域內,其實都還分成非常多的子領域。

例如行銷領域其實包含了廣告投放、數位行銷、

品牌形塑以及實體通路行銷等等。


各個子領域間專業技能重疊性,並沒有想像中的高。

如果維持自己專業領域的行話來寫,

很快就會產生一個嚴重的問題:

那就是不同領域的面試官,

不見得能看得懂你履歷中寫的成果和績效。


這其實是在一份履歷中最致命的 – 看不懂。

我們回想履歷的本質, 其實就像你在路邊拿到的傳單一樣,

最好的做法是用簡單的敘述達到最佳的廣告效果, 令業主願意買單。


所以我大家的建議是:

1.盡量減少縮寫或行話使用,除非你確定這是業界常識。

>這相對單純,減少縮寫和行話, 即便面試官和你的子領域不同,

他還是能想像你所做出的貢獻具體是如何,

就不會有因為看不懂而打折扣的問題。


2.在敘述一段經驗時,可以分成三個層級來寫: 旁觀者>主觀者>成果。


*旁觀者敘述,你可以加速面試官建構你貢獻的想像。

例如:透過多軸穩定器設計,解決攝影機在運動錄影時晃動的問題。


*主觀者的角度則是聚焦自己,著重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以及貢獻。

例如:設計多軸相機的電路,讓多軸穩定器可以在晃動及轉動時,

以感測器回應給多軸穩定器,並透過演算法補償影像晃動及對焦。


*最後敘述出具體成果,建議是用量化來進行。


以上兩個方法,可以讓你的履歷更容易跨越子領域間的鴻溝,

也更容易讓面試官了解你的經歷。

當然,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做,諮詢履歷顧問也是很好的選擇。

那麼今天就分享到這邊囉!!

12 次查看0 則留言
h2
h3
h4
bottom of page